2023年邯郸翱翔春季招生火热报名中
咨询热线:15333301535

聚焦两会 |职业教育、就业目标等引多方关注!

发布时间:2023-03-08作者: 邯郸翱翔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预示着2023年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期间,职业教育、科技、人才、就业等热词频出,引起了诸多关注。

聚焦两会 —关注职业教育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预示着2023年的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会议期间,职业教育、科技、人才、就业等热词频出,引起了诸多关注。

01

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2023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重点工作建议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赫然在列。对此,多位代表和委员也纷纷关注到了职业教育领域。

职业教育是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石,也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伟坤说,各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道路,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与产业发展契合度低、与应用需求匹配度低等问题。“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技术发生历史性变革,但多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与产业发展需求还未有效衔接、及时调整。”

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山西省委会副主委、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阎美蓉也建议,提高职业院校的地位,尤其是职业人才的地位。同时,阎美蓉倡导,各类用人单位要不看文凭看本领、不重学历重能力,在招录选聘、岗位安排、薪酬确定等方面科学考量,对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视同仁,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除了投入建设,众多受访者集中反映的职业教育“短板”问题还来自社会认知层面。“现在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报考职业院校是‘无奈之举’。”厦门市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黄世忠代表介绍,事实上,大多数职业教育学校就业形势很好,就业率高于许多高等院校

谈及社会偏见的原因,河北保定中学教育集团联合党委负责人王淑英代表认为,“职业学校升学机会少,走了职业教育体系以后,在继续深造等方面会受到限制,家长和学生都不愿意报考。”要改变这种情况,她建议优化中专高职大学的贯通培养渠道,增加广大技能人才升学机会

职业教育肩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的重要使命。

02

人才缺口大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李承霞代表介绍,近年来,我国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驶入“快车道”,截至2022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6000万名,占比超30%。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紧迫需求。”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万师强委员非常认同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科技人才包括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技术应用创业人才,前者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后者由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培养,前者是创新源头和基础,后者是成果转化应用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科技强国要素,缺一不可

针对高技能人才缺口大的问题,受访代表委员一致认为,“岗位能手”“大国工匠”不会凭空产生,要从学校抓起、从培养手段和路径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层次和质量。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郑亚莉委员建议,选取一批基础好、意愿强、声誉优的高职院校,由政府、教育部门、行业头部企业共建共办,建设一批高水平领军职业大学,做优做强职业本科院校的存量和增量。

“实现高质量发展、迈向制造强国需要一大批真才实学的工匠,我非常看好中国职业教育未来。”黄世忠说,随着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精细,高技能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要在待遇、晋升、技能评定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让更多高技能人才有获得感、成就感。

03

力保就业

“职业教育是距离就业民生最近的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建立社会灵活就业教育服务中心意义重大。”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沈阳市外事服务学校党委书记马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2亿人。

灵活就业在就业市场中发展越发迅猛,但灵活就业服务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缺乏对灵活就业人员个性化的职业指导,缺乏对灵活就业人员系统的技能培训,缺乏对灵活就业人员适用的信息渠道。马英表示,灵活就业人员自身的信息搜寻能力差,信息资源利用意识不强,政府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与灵活就业者所能得到的信息明显不对称。

马英认为,职业院校建立社会灵活就业教育服务中心,构建灵活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政策解读和信息服务等,能使其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有专家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围绕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引导教育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逐步匹配。

“落实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刘希娅建议,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为基础、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职业教育毕业生对口就业,并将其纳入政府考核指标。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该有的氛围。”刘希娅认为,大力宣传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事迹,积极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建议宣传部门要积极引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舆论,向社会传递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导向和重大举措,引导激励全社会广泛支持、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04

数字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受访专家表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优化供给结构、带动需求扩大的重要途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吴垠说,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影响生产和生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应对国内外复杂局面、抢抓发展新机遇和实现长远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如今,5G已经成为在我国新基建位居首个,战略意义重大。过去四年,中国的5G开发正在显著推动本地化和下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及应用,并且将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强大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关于我们
翱翔简介
诚聘精英
中职专业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电子商务专业
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
少儿编程专业
护理专业
实训专业
大数据专业
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云计算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帮助中心
就业汇总
预约试听